◆刘畅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工会 建设规范的企业高质量运行经济管理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高质量平稳提升,职工群众精神和物质需求方面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的坚强支撑。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从国家宏观经济管控到市场化经济运行体制的不断转变,在推动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既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又保障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稳步提升。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国有企业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新形势、新机遇,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及企业工会组织制度建设工作,逐步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然性。 一、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建设的目的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工会组织是国家赋予的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企业工会组织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企业工会的制度建设中,既要认清党要求的政治站位,随时掌握国有企业发展相关重点工作建设,围绕企业党政建设核心要求开展工作;又要摆正服务群体的定位工作建设,发挥工会组织的建设职能,维护职工群众的基本权益。所以说,加强国有企业及企业工会组织制度规范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让工会在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有制度的标尺可参照、有规范的标准可执行;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健康发展,让职工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上具有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使企业与职工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二、规范国有企业工会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对国有企业的原有格局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企业管理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与企业职工固有工作思维的蜕变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不同频、参差不齐等现象。企业工会在服务和思维引导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日常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会工作进行创新,随之而来的外部因素和内部问题就会凸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比如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问题(因为年龄的差异、原有的文化基础差异导致个人在学习新政策、执行新理论方面能力不同),固有工作模式和思维在服务企业职工群众时表现出创新形式上的能力不足问题等。随着新制度、新理念、新常态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不同职工群体的诉求不同,对工会工作在具体执行和协调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企业应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层企业工会工作,形成一整套全新的工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应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 三、怎样进行国有企业工会制度规范化建设 从广义上讲,规范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如履约制度的规范化、个人言行的规范化、工作态度的规范化、岗位标准的规范化等。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梳理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过渡。 (一)迫切需要提升现有国有企业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 在部分国有企业不难发现,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强、文化基础薄弱、工作经验不足,新入职干部的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但是缺乏工作经验。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工会干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突出,但是学习和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总而言之,培训基层工会干部是目前迫在眉睫的工作,创新企业工会系统培训机制可以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二)规范工会制度,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创新组织制度建设。企业工会要把维护职工权益工作做好、做细、做深、做实,就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与职工面对面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辨析、分类,针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置,比如维护职工群众的技术培训权利等。企业工会要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合理运用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工会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 总之,规范国有企业工会的制度建设,既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制度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良好的规范化制度建设工作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工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稳定,从而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