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国家 “团购”挤 “水分”,老伴打的胰岛素便宜了
2019年起,国家共进行了六批药品带量采购。有人说,这是国家队出手搞 “团购”,帮老百姓挤 “水分”,压低了虚高的药品价格,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从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系统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到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药品集采不断扩大范围、增加数量、降低价格。
2020年第三批集采结束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苑宏伟在开药时发现,系统里出现了一种价格低到“不敢置信”的盐酸二甲双胍片,0.5克规格的单片平均价仅6分钱。
60多岁的长春市民陈树云,因病长期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以前在医院开的药是格华止,每个月需花费140多元。集采后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每个月花费8.5元,仅为过去花费的6%。
2021年,第四批、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分别“团购”45种、61种药品,而广受关注的胰岛素终于在第六批专项集采中实现生物药集采新突破。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胰岛素集采后,以临床常用的甘精胰岛素为例,价格从平均每支180元降至70元左右,每名患者每年可节约4000元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长春市86岁高龄的张光壁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老伴患有糖尿病几十年了,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但老伴心疼钱,不舍得打,两人常常因为打针闹别扭。听闻胰岛素价格降了这么多,老两口特别高兴。“这回行了,价格便宜了,也不用心疼钱了,特别感谢国家。”张光壁说。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2022年药耗集采工作将在品种提速、领域扩面、持续增效三方面共同“发力”,进一步扩大老百姓用药就医的受益面。
优先审评,坚持生产,让“短缺药”不短缺
长春的陈女士是一名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需要用到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在病友群里她得知,这种药属于短缺药,曾经“消失”了很久,不少人只能选择另一种进口药物作为代替药品,不仅价格贵,还容易引起发烧等副作用。从2018年起,“消失”的短缺药回来了。
病友群里谈论的短缺药产自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及临床短缺品种。由于该药品对应的患者人数较少,加之药价低,研发成本高,企业难以盈利,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医疗机构和市场上 “消失”。
2015年,吉林敖东投资1亿多元,引进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注射用盐酸博安霉素”和国家基本药物及临床短缺品种“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设计新建了两条高科技生产专线。据统计,“平阳霉素”2018年重新上市以来,已累计销售数十万支。
“小小一粒药,承载着一个企业的责任,更承载着国家对民生的关切。药企不能仅仅考虑效益,更应该扛起责任,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林说。
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推进临床药品试验管理改革,优化审评审批机制,实行临床急需、罕见病用药优先审评审批,加快优先审评审批品种、临床急需、儿童药等品种的上市审评审批速度。 新华社长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