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吴艳 通讯员 程颖 赵翔
“我们家都在外地,不在工地工作时就在太原租房住,总是为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发愁。得知情况后,公司工会干部就和单位所在地的社区网格员取得联系,帮我们找到了安心舒适、租金适中的房子,还给我们购置了被褥、枕头、毛巾等生活用品。感谢‘职工之家’的关怀和爱护!”国网山西送变电公司电缆施工分公司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张可昕和杜炜开心地说。
近两年来,该公司工会在建设“职工之家”和服务职工工作中,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从职工急难愁盼的点滴小事做起,全力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职工的纷纷称赞。
“以前办公室是用了好多年的日光灯管,下午5时照明效果就不太好了。现在换成了LED吸顶灯,可亮堂了。这样的办公条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干起活来也非常舒心。”劳资员刘莉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提出了为办公室更换照明灯具的建议。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工会从受理到办理,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我所在的工程项目工期比较短,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职工文体活动室开展乒乓球、台球等工余文体活动。工会因地制宜,利用职工食堂的现有条件,用‘餐桌’当‘棋盘’,组织开展了象棋、跳棋、五子棋等棋类活动,想方设法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资料员武泽群说。
之前,施工项目部“职工书屋”的一部分专业类工具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借阅率较低。职工郑毅和张磊向工会反映了此情况,建议为“职工书屋”选购专业类工具书及建造师复习资料等图书时,多多征询职工的意见。这条建议很快就被工会采纳了,并创新推出 “职工 ‘点单’、工会 ‘买单’”的 “职工书屋”管理模式,得到职工的一致认可。
“了解到我报名参加北京冬奥会驻守保电的情况后,工会干部嘱咐我安安心心工作,有啥困难尽管反映,工会定全力帮助和解决,并和我确定了家庭地址及家人联系方式,第一时间把春节、元宵节发放的会员福利送到了家里,对我的家人表达了慰问和祝福。”职工高海峰感动地说。
“职工关注的每一桩琐碎小事、牵挂的每一件烦心事都是 ‘职工之家’‘娘家人’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职工利益无小事,只要职工有需要,我们就俯下身子把小事做细做实做到位。”该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常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