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喆
科学界往往使用论文的 “被引用量”作为衡量其质量的指标。如果论文进入 “被引用量”排名前1%,就被认为是质量很高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近日刊文称,2019年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1.67%位列全球被引用量排名前1%,而美国为1.62%。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科研论文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这一态势的取得与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但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还需做很多工作,科技成果转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过才知道。当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有不少难点和堵点,要制订和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好政策、好环境,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绝不能让成果躺在柜子里睡大觉。
我们的这条创新链上目前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掌握了某个高端产品的技术路径,但长时间弄不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径,原因在于欠缺现代工程技术和熟练掌握技术的“能动手”的工程师。
因此,要高度重视现代工程技术的欠缺,努力补齐短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培养更多“能动手”的工程师需要拿出优厚政策和真金白银。相关方面要用好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大力支持鼓励工程技术发展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要打造一条从科技强到工艺强再到产业强的良性发展通道,归根结底还是要尊重科研工作规律,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从生产生活中提出“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让创新更加 “接地气”,更好地强国富民。